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探秘果蝇世界,点燃科学梦想
为迎接实验室开放月,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2025年5月17日上午9:30,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闵行基地王露课题组开展了主题为“果蝇探秘营:微观世界的奇妙发现”的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市多所中小学的21名学生参与,通过科普讲座、趣味实验与互动探索,揭示果蝇作为“科研助手”的科学价值。
活动开始后,学生们分为两组,轮流参与科普讲座和动手实操,优化学生们的体验感。在王露研究员的指导下,志愿者王也同学、曲济坤同学分别以“科学家为何喜欢利用果蝇进行科学研究”为主题开启科普讲座。通过举例讲解与动画演示,生动展示了果蝇的“身份档案”、果蝇的“超能力”、科学家的“果蝇实验室”以及果蝇与诺贝尔奖的百年情缘。讲座中,学生们争相提问:“果蝇是苍蝇与蜜蜂的后代吗?”“果蝇眼色可以是一红一白吗?”,曲济坤同学言语通俗逐一解答延伸,现场笑声不断。讲座末,王也同学鼓励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小生物,发现科学乐趣,展开想象翅膀积极探索。科普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在志愿者同学们带领和协助下分5组同时在果蝇房参观学习,通过显微镜观察果蝇性别差异与突变性状,将纸上谈兵化为真刀真枪的演练。过程中学生们兴致盎然,积极参与,亲眼看到果蝇的性别差异(性梳、腹部黑斑)和突变性状(白眼、残翅等),还将果蝇作为纪念品带回。活动中志愿者及时提醒参与者安全提示,确保无害果蝇品系与零风险操作。中午11:30,活动在欢声笑语中顺利落幕,每位参与者都获得了由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颁发的实践荣誉证书。
引用王露研究员总结:“今天我们在这只2毫米小虫身上看到的,不仅是科学家的智慧,更是生命亿万年进化的史诗。期待未来有更多孩子加入解码生命奥秘的行列! ”
志愿者曲济坤同学作科普演讲
学生们认真听科普讲座
志愿者罗依妮同学指导学生区分果蝇性别
学生进行果蝇突变性状观察
学生进行果蝇突变性状观察
活动现场合影
志愿者合影
活动后学生家长反馈-1
活动后学生家长反馈-2
活动后学生家长反馈-3
© Copyright 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 - All rights reserved.